垃圾焚烧“邻避”困局需“官、企、民”三方合力突围
作者abc:环卫微视界
2020.05.27


522日,第六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与设备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据主办方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理事长肖家保透露,该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而今年的参会人数达到最高峰,足见行业的热度。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垃圾围城”都是近年来媒体追逐的热点,也是政府的难点,其实更是整个城市环境的痛点。

正如522日上午论坛演讲嘉宾,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的演讲开篇所述:当下,国内许多城市都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而垃圾焚烧作为处理垃圾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但“邻避”现象却使政府和企业举步维艰。

纵观此次论坛发言嘉宾,在谈及垃圾焚烧的未来和现状时,似乎都无法绕开,张益院长的言论。

一边是垃圾焚烧需求的增长,一边是焚烧项目落地困难的“窘境”

面对庞大的垃圾数量,焚烧似乎势不可挡。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东部地区达到 48%以上。以目前形势看来,焚烧作为增长最快的应用技术,在垃圾处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受困于技术与设备发展的工艺水平有限,以及垃圾焚烧涉及民生、环保等多个领域的问题,我国的垃圾焚烧事业发展并不顺遂。尤其是“邻避”现象,曾经一度让诸多的“垃圾焚烧”项目搁浅。

“但是,无论政府也好还是企业也好,不能单纯的去抱怨‘邻避’效应所带来的影响,而是要因势利导,尤其是政府一定要做好监管和宣传的工作,主动与民众沟通,对不达标排放和操作不规范的企业,一定要采取果断措施,让社会公众信服,充分保证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寻求最为科学的治理模式,保证垃圾处理企业在市场运营和竞争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商业利润,提高企业的积极性。而对于企业来讲,在技术上要不断的更新升级,在管理上要科学严谨,保证信息及时准确的公开。一定要有企业公德心,要有社会责任感。而作为民众来讲,也需要从大局出发,在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的同时,也要对政府和企业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只有“官、企、民”三方一起合力,垃圾焚烧行业才会发展更顺畅,‘垃圾围城’现象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深圳市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许金周对新华网记者表示。

无独有偶,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也表示:“我们通过对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活垃圾的评估,用数据与事实再次证明:‘垃圾围城’已迫在眉睫,全社会必须尽快予以应对。”

当前国内邻避效应的典型心理为,尽管民众内心里承认垃圾处理厂等公共设施终不得不建,必须要建,但谁也不愿意与垃圾场比邻。既然大家都能从这类公共设施中获益,为何受其所影响的偏偏是我们呢?由此,一种不公平感便随之而生。

然而,在国外,不少国家就把垃圾处理厂建在城市中心广场,与政府驻地比邻而居,甚至可以成为城市中央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像是一件精美的公共艺术品有重大关联与周围的建筑和民众关系都相当协调。

由此足见,垃圾焚烧并不是污染源的代名词,也不是天生的脏乱差,它同样也可以是一座城市的风景和地标,甚至可以是建筑艺术品,可以是儿童游乐场,可以是花园办公区。

诚然,我国当前垃圾焚烧行业还面临诸多的难题,“道阻且长”,但是,“行则将至”。

“当官、企、民三方合力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后,邻避效应自然会趋于弱化,最终,城市地标型、生态型和艺术型的垃圾处理厂一定会获得民众的理解和包容,甚至是欢迎。”许金周表示。

原标题:垃圾焚烧“道阻且长” “邻避”困局需“官、企、民”三方合力突围 (来源:新华能源)


欢迎订阅“环卫微视界”,长按下图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