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垃圾焚烧厂如何与10万居民和谐相伴
作者abc:环卫微视界
2020.05.27

垃圾焚烧发电厂与居民区相邻,一度被称为“危险的距离”。但矗立于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中心地带的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厂区周边分布着五个大型小区和村落,居住着近10万人口。身处居民区,这座2008年便投产至今的垃圾焚烧厂与邻居和睦相处,已成为全国各地竞相学习的标杆。

  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正产生越来越多的垃圾。而由于垃圾填埋场的用地越来越稀缺,能“变废为宝”的垃圾焚烧厂的作用越发凸显。

  据统计,常州市冬季每天产生垃圾约2800吨至3000吨,夏季每天约产生3500吨至3700吨垃圾。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共有两家,其中,光大环保能源(常州)公司日处理量1050吨,绿色动力环保热电公司日处理量1350吨。到2016年,光大环保新北厂区全面投产后,常州一天将可处理3400吨左右垃圾。

  走进光大环保常州公司,厂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整洁,以蓝色为主色调厂房彩绘外墙,展现出一幅大型生态文明图,色彩缤纷的厂房间还点缀着棵棵绿树,小广场中心还有白鸽悠闲漫步,融合着小桥流水,如同一个小花园一般。在厂区内还有着池塘,其中养着一些红色的金鱼。

  据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国勇介绍,“喷洒、浇灌、流水以及厂区所需的循环水补水,都是通过循环用水实现的,平均每天中水回用150吨至200吨左右。”

  在这一花园式的工厂中,粉尘和异味基本不见踪迹。居民更担心的反而是烟尘里肉眼看不见的有毒物质。廖国勇介绍,“垃圾焚烧过程中,要保证炉膛中烟气高于850度、烟气在炉膛中停留的时间不低于2秒、燃烧过程中有适当的空气在湍流,就能控制二恶英这种有毒物质的生成。”在厂区的中央控制室内可以看到,实时监测的温度高达900多度。

  垃圾如何“变废为宝”?“1吨垃圾经过焚烧处理,最高可产生381度电,足够普通的三口之家过两个月。”廖国勇介绍说,“自2008年建成投产以来,6年累计处理垃圾240万吨,累计发电6.5亿度电。其中20%自用,其余80%送往供电局。”

  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这一垃圾焚烧发电厂始终不断的通过提升工艺和技术,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截至目前,光大环保常州公司总投资约5.3亿元,其中7500万元用于技改提升。

  在厂区内的垃圾吊控室内可以看到,6爪的铁臂在两名员工的操作下,将垃圾精准地投入焚烧炉内。中央控制室内,通过显示屏可以监控到垃圾的焚烧全过程。

  据技术人员介绍,垃圾运输车辆进入厂区先在地磅房完成自动称重,然后进入全封闭卸料平台。生活垃圾运抵垃圾仓后,首先经过发酵干燥处理后投入焚烧,再经过烟气净化车间,进行脱酸处理、二英喷射、布袋除尘,最终实现气体的无毒排放。经过燃烧的垃圾80%会被烧掉,其他20%化为灰渣、飞灰。飞灰通过灰水洗,将用作水泥辅助原料。灰渣则可当作制砖材料加以利用,实现了垃圾处理的零排放。

  为了得到周边群众的认可,让老百姓更放心,该垃圾焚烧发电厂坚持安全焚烧绿色排放的同时,也不断接受监督,据了解,从建设投产至今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超过一万人,并有政府人员驻厂监督、远程监控监管,还委托第三方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

  “厂内工作人员在线监控的即时焚烧数据还与环保部门联网,而且会在厂区自动检测显示屏上实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烟气污染物浓度数据,随时接受市民的监督。”廖国勇认为,“只有让居民了解垃圾焚烧发电是怎么一回事,并且持续做好监管工作,才能让老百姓真正放心。”